【金帥防水科普】想要提升防水工程質量,首先解決這些常見問題
12-23
一、外墻滲漏防治措施
1. 外墻抹灰前,墻身上各種進戶管線、空調管孔、水落管固定件、避雷引下線和空調支架等,應按設計要求安裝完畢,并按外保溫系統厚度留出間隙。上述內容均應進行專項檢查驗收,并形成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 穿過外墻的管道應采用套管,套管應內高外低,坡度不應小于5%,套管周邊應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膠封閉。
3. 外墻對拉螺栓孔、腳手架拉結點及腳手架眼等應進行可靠封堵。封堵腳手架眼和孔洞時,應清理干凈,澆水濕潤,然后采用干硬性細石混凝土封堵嚴密。穿墻螺栓孔宜先用聚氨酯發泡劑發泡嵌填,然后用防水膨脹干硬性水泥砂漿填塞, 填塞深度不小于50mm,封堵后孔洞外側表面應進行三遍防水處理,并形成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4. 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前墻體表面必須進行整體抹灰找平(現場聚氨酯發泡外墻外保溫系統可不抹灰,但需做好界面處理)。填充墻與混凝土交接處應按要求釘掛熱鍍鋅電焊鋼絲防裂網,網孔尺寸不應大于20mmх20mm,其鋼絲直徑不宜小于1.2mm,鋼絲網應用鋼釘或射釘加鐵片固定,間距不大于300mm。防裂網與各類基層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在外墻表面做甩漿結合層和澆水濕潤后方可進行外墻抹灰。
5. 外墻找平層抹灰砂漿應采用摻防水劑的微膨脹防水砂漿,抹灰找平層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掛網、分層抹灰等防裂防空鼓的加強措施。
6. 凸出外墻面的挑檐、雨蓬、空調隔板等應與墻體同時澆筑,板面設置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并按設計要求做好防水處理,當設計無要求時,板面應增加不少于一道柔性防水層,防水陰角處理及泛水高度等應滿足規范要求,杜絕陰角處向室內滲漏。
7. 凸出墻面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底部應做滴水線,不得出現爬水和排水不暢現象。滴水線應優先采用成品滴水線條(槽),若采用鷹嘴或大斜面滴水線,大斜面坡度不應小于10%。
8. 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前,應在施工現場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藝制作樣板墻面,經建設、監理、施工總承包單位檢查符合要求,報工程所在地質量監督機構確認后方可進行施工。
9. 凸出墻面的構件進行保溫層施工時,應遵循上面壓側面、側面壓下面的原則,避免出現朝天縫。外墻保溫層需設置分格縫的,應由設計單位明確位置及處理措施。
10. 外墻面層涂料(真石漆)飾面應采用與保溫系統相容的柔性耐水膩子和高彈性涂料。真石漆找平層膩子施工完成后應涂刷一道封閉底漆。
11. 幕墻與結構收口處、外墻裝飾收口、門窗框四周與外墻接觸處、管道及設備支架穿越保溫板處、墻體頂部收口處等,在其與保溫層結合的間隙應采取可靠措施并做防水密封處理。
12. 水落管經過的空調板、檐口線等墻面凸出部位處宜設直管,并應預留缺口或孔洞,預留孔洞時應設套管;當必需采用彎管繞過時,彎管的接合角應為鈍角。
13. 建設單位應組織施工、監理單位對全部外墻進行淋水試驗,并做好檢查記錄,留存影像資料。
二、外窗滲漏防治措施
1. 門窗工程施工合同應明確質量標準。門窗專業施工單位應按設計要求對門窗細部及構造進行深化設計,編制門窗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報建設、設計、施工總承包和監理單位審核。
2. 門窗進場后參建各方進行聯合驗收,核查質量證明文件,并進行外觀檢查,符合要求后進行見證取樣,對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性能及導熱系數等進行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 門窗的安裝必須牢固。使用空心磚和輕質砌塊等作為砌體材料時,門窗固定位置應采用實心混凝土砌塊或實心磚進行構造處理。在砌體上安裝門窗嚴禁用射釘固定。
4. 施工總承包單位應準確留置門窗洞口。對不符合要求的洞口,修補厚度超過35mm的應加筋支模澆C20以上細石混凝土修補,修補厚度小于35mm的應采用聚合物砂漿分層抹灰。門窗專業施工單位應編制門窗翻樣圖,并對洞口按翻樣圖逐個進行檢查,洞口位置、尺寸、垂直度符合規范和安裝要求后,施工總承包單位與門窗安裝單位辦理交接驗收手續。
5. 外門窗安裝應加設附框。附框材料、品種、規格以及附框與結構洞口的連接方式、防滲漏等構造措施應在設計文件中明確,并有節點詳圖。附框與洞口、窗框與附框之間應使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膠密封,附框安裝應作為隱蔽工程進行驗收。
6. 外門窗洞口周圍應采用摻防水劑的微膨脹防水砂漿整體抹灰找平,然后方可進行附框固定。
7. 外窗臺根部應增加自粘防水卷材或涂膜類防水材料。外窗臺應做出向外的流水斜坡,坡度不小于10%,內窗臺應高于外窗臺10mm。門窗頂滴水線應優先采用成品滴水線條(槽),若采用鷹嘴或大斜面滴水線,大斜面坡度不應小于10%。
8. 窗下框應采用固定片法安裝固定, 嚴禁用長腳膨脹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門窗框。固定片宜為鍍鋅鐵片,鍍鋅鐵片厚度不應小于1.5mm,固定點間距:轉角處150~200mm,框邊處不大于500mm。窗側面及頂面打孔后工藝孔帽安裝前應用密封膠封嚴。點擊免費下載海量工程資料
9. 組合外窗的拼樘料應采用套插或搭接連接,并應伸入上下基層不小于15mm。拼接時應帶膠拼接,外縫采用密封膠密封。框扇構件連接部位和五金件裝配部位,應采用密封材料進行密封處理。
構件連接應采用槽口、榫口連接,確保拼角密實,交接縫口滿打密封膠。框與框之間縫隙不大于0.1mm,并擠滿密封膠,框與框之間的連接螺絲固定點必須用密封膠密封。
密封條應采用三元乙丙橡膠、氯丁橡膠、硅橡膠等熱塑性彈性密封條。推拉門窗框扇應采用硅化加片毛條密封,密封膠條、密封毛條應連續,形成四周密封結構。
10. 外門窗排水孔位置、數量、規格應根據門窗型設置,滿足排水要求。門窗下檻內應設排水孔,保證擋水槽內不積水,排水孔間距不大于1m,且不少于2個。
11. 外門窗框與洞口之間的間隙應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發泡聚氨酯填充密實。當采用發泡聚氨酯填充時,應設專用限位,保證不溢出框外,發泡應一次成型,充填飽滿,并不得切割。
12. 外門窗框四周應打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膠,并應在外墻粉刷涂料前完成,打膠要保證基層干燥,無裂紋、氣泡,轉角平順、嚴密。外門窗為鋁合金門窗時,門窗框內側也應打密封膠。
13. 外門窗安裝后保溫層或外墻飾面施工封閉前,應對安裝質量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并形成記錄。
14. 外門窗安裝完成后,建設單位應組織施工、監理、門窗安裝單位對全部外窗進行淋水試驗,并做好檢查記錄,留存照片和錄像資料存檔。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