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 端午安康,歲歲安康。
05-31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安康 粽葉飄香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端午習俗
端午節從南到北,由西到東都有多彩的節日特色,賽龍舟,觀海潮,祭蛇神,驅毒荼,燒五毒,包粽子,蒸米飯,喝雄黃酒,戴香包…在全國各地端午過得都紅火多彩。
吃粽子
粽子是中國傳統的節慶食物,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作為祭祀祖先、神靈的祭品出現,到了金朝的時候才成為了端午節的節慶食物。
踩露水
端午這天早晨,人們領著孩子踩露水,據說艾葉露水可以明目醒神和美顏,擦洗后這一年大人小孩都會百毒不侵。
戴花繩
就是用五彩線合擰成花繩,用中藥配制好的香料把花繩揉一揉便會留有香味,在端午這天給大人和小孩都戴在手腕,脖子和腳腕,有小孩戴花繩招來吉祥的說法。
擦雄黃
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很容易上火,受熱毒侵犯,端午這天都習慣給大人小孩的耳孔,鼻孔等擦上雄黃酒,雄黃味刺激醒神,使人輕松。
懸艾蒿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于門楣,懸于堂中。
賽龍舟
傳說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防止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現代賽龍舟通常把船建造成龍形,畫上龍紋,每年端午舉行競渡,以表示對龍的尊敬,也說明自己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
五月五,過端午!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
金帥防水祝您:
端午安康吉祥!
上一頁: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