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 | “植”此青綠 擁抱春天
03-12

《禮記》有言: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
如果要以一種獨特的形象代表地球的活力
那就是樹
進入樹的世界就像進入美與神秘的境地
冬去春來,新芽咿呀冒出
是生命的開始,更是一種延續
植樹節是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
新中國成立后的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后代。
植樹節節徽
整體形狀:節徽整體為圓形,代表著地球,寓意著植樹造林、綠化環境是關乎全球生態的重要事業,也象征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核心圖案:中間呈現出 5 棵樹的形狀,三棵針葉樹代表 “森”,兩棵闊葉樹代表 “林”,合在一起寓意 “森林”。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文字元素:底部寫有 “中國植樹節” 與 “3.12” 字樣,明確了節日的名稱和時間,同時也表示著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
外圈連接:五棵樹引申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植樹節的好處
1、保持水土
樹木的根系像樹冠一樣龐大復雜,能牢牢抓住土地。土地中的水分,則被樹木根系不斷地吸收并蓄存。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左右。
2、防風固沙
植樹造林還能夠防風固沙。在多風沙的地區,需要建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速度和力量,保護當地環境。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 ~80%。
3、促進經濟建設
樹木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許多樹木的果實可以供人們食用,樹干則可以制成家具用品。
4、減輕空氣污染
據統計,一畝樹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塵2萬~6萬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釋放出48千克氧氣,是天然的氧氣制造機。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讓我們攜手共進,以綠意裝點山河,讓生態文明的種子在心田生根發芽,共同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篇章。

在這個三月,
我們一起回歸自然。
種下一抹綠,
根植在心中。
愿大家像樹木一樣,
不負春光,
向陽而生。
聯系我們